这样的人让我喜爱 ——记数学王老师
[日期:2024-04-05] | 作者:2026届2班 彭楚冉 229 次浏览 | [字体:大 中 小] |
从“陌生”到“熟悉”
思绪又随时光拉回到那一天。那是刚开学,我们刚开始初中生活。还记得那时的王老师的自我介绍,它简短却精炼;还记得那时的王老师的第一节课,他严肃而认真;还记得那时的王老师的第一次出题,它困难又新颖。总之在那时,我们与他是如此陌生。
在一段时间里,我们与王老师经历了许多。“公开课”、“实践活动”…那都是我们与他经历的美好回忆…
思绪回到现在。这是一学期后的刚开学,我们熟悉了初中生活。现在的王老师仍是那样,但他却多了一份有趣。总之在现在,我们又与他是如此熟悉。
“帅”?
他“帅”?可能是吧。反正小李就经常说他帅。单从穿搭来说,是挺时尚的。一条宽大的牛仔裤,一件外套,一件毛衣,再穿上双休闲鞋,时常双手插兜或单手插兜地写着黑板,单这么讲还挺帅的。甚至七下刚开学时,他自己还烫了头,成了卷发,只不过在我们班上引来一些人的笑后,不知何时又给整直了。
眼神充满“杀气”
王老师上课时是较为严肃的,毕竟数学也是个较为严谨的学科。但上课时却总有几个人是静不下来的,对于这样的情况他的第一措施便是先瞪几眼,眉头皱了起来,这“杀气”便向眼神的方向袭去,他表情更严肃了起来,直到“杀气”到了那同学身上,同学明白了它所饱含的意思——闭嘴,他才继续讲课。
可小李就挺犟的,不听不看不理,王老师见了,先是假装不知道是谁在说,将原先面向黑板的脸向后望去,严肃地用四川话说:“哪个废话那么多?!”可小李并不理,继续讲。于是就是几声“啪!啪!啪!”你别听这声音响,但全打在了厚重校服上,他唯一目的仅有让小李将嘴闭上。教鞭打在校服上的声音是挺清脆,但又有一些闷响,如同街边的锣鼓声混合交织演奏。这“美妙”的音乐在班上天天演奏。
“双面”(相处)
他是拥有双面性格的,因为上课与下课他简直是两个人。第一面,便是他作为教师的一面。上课时,无论同学们再笑他自己也保持严肃,除非是一些离谱的回答,他才会微微抿嘴笑一下;另一面,便是他作为一个青年人的方面。下课时许多笑点他都笑了,甚至笑得比我们还厉害,甚至中午与第一桌男生坐在一起聊天时,笑到头都仰到天上去了,谁还能想那是课上那位严肃的老师呢?这不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形象吗?我见过许多老师,但从未见过上下课性格如此不同的。
红包
除夕夜,我们班的同学似乎都没有睡,都在各个微信群里穿梭,抢别人发的红包,有大有小。我也是如此,在等着红包。忽然王老师他进了群,他没有说话,我们也没有说话,仿佛此刻时间因王老师的突然降临而凝固。不久几个胆大的同学向他索要起了红包,这打破了原来凝固的气氛,可没想到他真发了,发的是全班51个人都领得到的红包。可群里仅有30多个人,他还提醒同学们没有领的赶紧领,群里感谢声一片。之后王老师又发了张图文,是毛泽东主席的话“节日问候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,我们无产阶级也要问候……(选自《毛泽东选集》第四卷134页)”这红包虽小,却心意十足了。
上课时,他稳重;下课时,他幽默。这便是上下课性格如此之分明的王老师。能在这里遇见您,不知我们与您曾经擦肩而过了千百遍。人生的每一场相遇应该都有它的意义吧,这次便是成长吧。“以缘相聚,用爱珍惜”,这是刚开学时Jessie亲口告诉我们的,这仿佛就是对这句话的完美呈现,一次充满乐趣、充满爱的完美呈现。
【指导教师:王俊霖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