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志文,男,1955年3月出生,中共党员,南充师范学院(现西华师范大学)77级物理系本科毕业。荣获四川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、四川省劳动模范、成都市劳动模范、双流县名校长等荣誉称号。现任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党委书记、校长,兼任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副理事长,四川省和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,双流区民办教育协会会长,双流区教育学会会长。
核心教育思想
在“以人为本”的观念指导下,确定学校的育人目标、教师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;系统构建校本课程群,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带动观念转变、教师队伍建设、管理体系改革和学校文化建设,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素质教育模式,为中国基础教育提供“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全面实施”的典型案例。
主要工作经历
1982.9—1985.8,双流县中兴中学任教,其间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;
1985.9—1991.8,双流县华阳中学任副校长兼高中物理教师;
1991.9—1991.12,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任副校长兼高中物理教师;
1991.12—2002.8,四川省双流县中学任党总支书记、校长(1998.9—2001.8,西南师范大学认知心理学专业硕士课程班学习);
2001.11—2006.8,双流县教育局任党组书记、局长(2004.7—2006.7,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课程班学习);
2003.9—至今,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任党委书记、校长。
主持重点课题
2019.10,“十三五”教育科研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子课题《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》(课题编号:zhsj2019s001)已结题。
2019.10—至今,四川省教育厅《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德育课程化实践研究》川教函[2019]514号省级重大课题 。
2019.08-至今,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《基于健全人格的初中德育课程化实践研究》成教函[2019]101号市级重点课题。
2016.7—2021.7,全国教育科研“十三五”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《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》(编号:DHA160363)。结题:良好,证书编号37119
2012.9—2016.6,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课题《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》(编号:川教函2012[245])。
2008.9—2011.6,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《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》。
2013.9—至今,双流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《初中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实践研究》。
主要著作论文
2023.3,主编《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德育课程化实施》四川人民出版社(ISBN978-7 220 -1294 -4)
2021.5,主编《实践育人.小组探究性学习课程》四川人民出版社(ISBN978-7 220 -1107 -0)
2021.5,主编《实践育人.主题探究式学习课程》四川人民出版社(ISBN978-7 220 -1165 -5)
2018.12《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常态实施序列》(专著)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。证书编号:j-2-2018347
2018.10,《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》(专著)四川人民出版社(ISBN978-7 5408 -6971 -7)
2018.4,《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常态实施序列》(专著)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一等奖。证书编号:PJ1016-1
2016.5,主编《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与常态实施》,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(ISBN978-7-5408-6650-1)。
2004.5,主编《以育人为本 培养良好学习品质》,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(ISBN978-7-5404-6637-7)。
2022.4,《从学科到广域:实践育人课程体系建构的十八年探索》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一等奖
2020.8,《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常态实施序列》获四川省一等奖。
2019.6,《“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常态实施序列”阶段成果》获四川省一等奖。
2019.10,《系统建设校本课程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》在《中小学校长》第10期发表(总第258期),第52-55页
2016.8,《基于生本视域的物理核心素养模型构建》,《教育科学论坛》第8期(总第368期),17—19.
2015.9,《自主合作探究“五环”教学模式研究》,《教育科学论坛》第9期(总第357),32—36.
2015.10,《课题化开发 探究性实施 表现性评价——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》,《教育科学论坛》第10期(总第358),31—35.
2007.1,《从建构主义、多元智能理论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》(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),《光明日报》理论综合版。
2007.5,《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》,《光明日报》理论综合版。
2003.4,《新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》,《成都教育》第4期,18——24.
显著的办学成果
1991.12.9—2003.8,临危受命,任四川省双流县中学党总支书记、校长。面对学校基础设施老旧、管理无序、队伍散乱、教学质量低的窘境,在争取各级支持,大力改善学校硬件设施,优化办学环境的同时,进行“两大改革”:改革人事制度,改革分配制度;打破惯例面向全省公开招聘优秀教师,岗位工作能者上,庸者下,多劳多得,优劳优酬。在此基础上提出“一本两全”的办学思想和“以导为主、严爱结合”的德育理念,“研用并重、以研促改”的教改策略并在学校工作中深入贯彻。由于这些变革,双中在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的同时,顺利跨入了四川省文明单位、四川省校风示范校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、全国射箭重点学校、四川省重点中学、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校的行列。
2001.11—2006.8,任双流县教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。经过认真思考,反复调研,广泛听取意见,形成了双流县教育改革创新思路并指导实施:拟定了全县的课程改革方案,推动双流教育全面进入新课改;面向全国引进了1800余位优秀教师来双流任教,率先在成都市郊县普及了高中教育;对全县所有乡村学校实行标准化建设;实施网络校校通工程;推动全县所有乡镇创教育强镇……短短几年时间,双流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一跃成为西部教育的窗口。
2003年以来,高志文不畏艰辛,怀抱着“为中国基础教育在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”的教育理想,创办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(原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),任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党委书记、校长。他充分利用崭新的办学机制,创造性地提出了“人本化、规范化、创新化、现代化”的办学理念,和“把学校建设成为理念先进、质量一流、特色鲜明、素质教育成果突出,省市知名、全国有影响,深入参与国际交流的现代化名校”的办学目标,以及“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,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,培养学生人格健全”的育人目标。学校系统开发并常态实施“校本基础学科课程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、选修课程、健全人格培育课程和学校文化隐性课程”等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。2015年,学校又投入1.87亿元资金,修建了成都立格实验学校附属小学。2018至2019年,学校策划股权重组收购了双流区两所高端幼儿园,成立了“成都立格实验学附属幼儿园”和“成都立格实验学校荣汇幼儿园”;2020年,学校斥资5000万元修建成都立格实验学校高中部教学楼并配置了现代化的设备,正式举办高中。至此,学校历经筹建奠基、建校初期发展、特色优质发展、集团转型发展四个阶段,由最初的单一精品初中成功蜕变成一所拥有幼儿园、小学 、初中、高中全学段,课改特色蜚声全国,素质教育成果突出的现代化名校集团。20年来,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已成为全国先驱和省市标杆,其经验在全国12个省市20个地市州推广应用;课改成果《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序列开发与常态实施》获得教育部二等奖、省市政府一等奖;学校先后获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典型案例学校,全国综合实践示范学校,全国十佳科技教育示范校,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等700余项荣誉。
高志文创办的成都立格实验学校将始终坚持办“真教育”的初心,在实现“百年名校”的新征程中,砥砺前行,再谱华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