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成品人片@片入囗_免费直播黄冈_九九九久伊在人线综合小草

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

[日期:2021-03-29] 作者:德育处 1956 次浏览 [字体: ]

好习惯,怡情悦性;坏习惯,损人利己。习惯,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,却蕴含着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。一个好习惯,让人多一份自信;一份好习惯,让人多一份成功的机会;一份好习惯,让人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。

什么是习惯呢?习惯是个体后天养成的规律化了的动作、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,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反应。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,应当紧紧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施教时期,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、培养入手,教会他们做人的基本道理,养成受益终身的坏习惯。

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:“什么是教育?简单一句话,就是要养成习惯。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。”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:“播下一个行动,收获一种习惯;播下一种习惯,收获一种性格;播下一种性格,收获一种命运。”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,影响是非常之大的!小而言之,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;大而言之,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那么,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?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有的放矢,依规依矩
一个国家离不开法律,一个社会离不开规范,同样,一个学校、班级也离不开规矩。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,必须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,让中学生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,有矩可依,要让他们知道哪些事能做,哪些事不能做,哪些话能说,哪些话不能说。《中学生守则》、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、校纪班规都是约束他们言行的规范,必须让每一个中学生熟记于心,要让中学生对养成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。
二、细处着手,小处发力
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,要从细处着手,小处发力。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、“细节决定成败”说的都是这个道理。平时应注意学生在校时的衣着穿戴、交朋结友、桌椅摆放、地面整洁等细节方面的规范训练。要求学生不要乱扔垃圾、少吃或不吃零食、不乱倒剩饭菜、遇见客人笑脸相迎、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问好等等。经过训练,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。因为只有细致入微的教导,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好习惯。甚至可以说,没有细节的指导,就没有习惯的养成教育。

三、言传身教,以身垂范
通过规矩、规范、守则的学习,让学生从道理上明确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,但这还不够,还要从感情上激发他们形成良好习惯的强烈愿望。这既需要班主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,也需要科任教师的影响及家长的示范作用等。如教师穿戴整洁、得体,板书工整、美观,说话风趣、生动,就可激发学生产生注意仪表,把字写好、把话讲好的欲望。另外,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中的榜样作用,在班级里让先进带动后进,这对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,养成或保持良好习惯,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四、持之以恒,千磨万击
著名教育家曼恩说:“习惯仿佛一根缆绳,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,要不了多久,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。”这个比喻形象生动、智慧明了。他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,每次行为的重复,就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。天天缠,不断缠,缆绳会越来越粗,越来越结实,终会有一天,它会粗到牢不可破。对于好习惯,每重复一次,就相当于“缠上一股,又缠上一股!”。而坏习惯如果开了头,不加制止,每重复一次,缆绳就粗了一些,以后要去掉就很困难了。养成了习惯就成了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。所以,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,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,若是这样时紧时松,就很难养成。老师必须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,要做到持之以恒,立下规矩之后就要时时处处要求学生去执行、去坚守。经过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训练,学生定能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。
五、检查督导,内外合力
所谓养成教育,就是要通过训练活动,使同学们的言行“规范化,标准化”。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宣传上,也不能停留于一两次活动上,重要的是贯彻在同学们的日常行为、言谈举止当中,让它成为一种常态。因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,不可能短时间能奏效。只要是人,都有惰性,学生更是如此,学生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难免的,在这种情况下,施以必要的外力是非常必要的。因此,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督导制度,坚持不懈督促、检查学生遵守《在校生守则》、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的情况,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。

正确的动机并不都能都产生正确的结果,知规矩也不一定就能守规矩,偶尔能遵守也不能叫养成习惯,而使学生最终达到“养成习惯”目标的手段,就是长期的检查、督促、训练、约束。如果只要求不检查,就等于没要求。检查是中心环节,必须经常坚持。例如,要让学生养成每天早晨自己叠好被子的生活习惯,班主任就要每天检查学生的被子叠了没有,叠得整齐不整齐,发现不合格的,就要及时纠正,直到合格为止。这样的要求、训练才能对孩子形成良好习惯起到督促作用。但是,检查终究是外力,养成良好习惯必须靠学生的内因。为此,要把检查督促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,要重视孩子的自我评价。可以说,自我评价,是孩子进步的力量源泉,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,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。
六、表扬为主,奖罚分明
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,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,必须反复抓,抓反复。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,既要通过爱的甘泉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、培植;还要通过榜样、示范的力量去争取、发扬;更应运用一定的表扬、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,让他们尝到好习惯带来的成功的喜悦。教师的表扬、激励,对学生来讲就是一种荣誉,一份骄傲的资本。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,教师还要不断变换表扬、激励的方式。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,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。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,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,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而对于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,也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,促其改正不良习惯。
七、家校共育,双管齐下
教育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,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,永远离不开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,家长作为孩子效仿的榜样,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,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,时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。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要保持一致,督促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;家长要注意时间观念,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守时的习惯;家长平时多阅读报刊和书籍,就能培养孩子喜爱阅读的好习惯;家长不玩手机、不打游戏,孩子就不会沉迷于手机、专注于游戏。因此,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。所以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一定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。

乌申斯基说:“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,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,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。”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,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。思想决定言行,言行决定习惯,习惯决定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,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,培养合格的人才,而培养健康人格、合格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。因此,我们应该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。良好习惯是一个人获取成功人生的助推剂,是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生长点。推动养成教育,对提升民族整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,因此,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,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好习惯。

襄樊市| 志丹县| 祁东县| 保亭| 盘山县| 邹城市| 东光县| 彭山县| 泉州市| 梨树县|